激光二极管------产生条件
实现粒子数反转、满足阈值条件谐振条件。产生光的受激发射的首要条件是粒子数反转,在半导体中要把价带内的电子抽运到导带,供应激光二极管包装。离子数反转,供应激光二极管包装,通常采用重掺杂的P型和N型材料构成PN结,,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在结区附近就了离子数反转—在高费米能级EFC以下导带中贮存着电子,而在低费米能级EFV的价带中贮存着空穴。实现粒子数反转是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产生激光,还要有损耗极小的谐振腔,供应激光二极管包装,谐振腔的主要部分是两个互相平行的反射镜,激发物质所发出的受激辐射光在两个反射镜来回反射,引起新的受激辐射,使其被放大。只有受激辐射放大的增益大于激光器内的各种损耗,即满足的阈值条件: P1P2exp(2G - 2A) ≥ 1
激光二极管------3D结构光模组
结构光顾名思义就是有特殊结构的光,比如散斑点、条纹光、DOE结构光等。他们被投射到待检测物体或平面上,看上去就好像标尺一样。根据用处不同,投影出来的结构光也可以分为不可见的红外光、黑白光点可见光、单束线性激光等等。
激光从激光器发出,经过柱面透镜后汇聚成宽度很窄的光带,称为结构光.该光平面以一定角度入射在工件上,在工件上产生反射和散射。结构光激光器可用于突出被测物深度及表面信息。当有物体通过结构线、直线、十字线、网格线、DOE点数等光束形状时,这些光束形状将发生有规律的形变,从而被相机捕捉到并记录下来。所以结构光激光器是高速检查或者三维测量的优先。
激光二极管------条码扫描
条形码扫描仪使用的激光二极管要求高可靠性,通常使用650nm和670nm的波长。条形扫描仪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I等现代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即时作出反应.
条形码技术作为物流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单元技术,是实现物流信息自动采集与输入的重要技术。**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迅速发展还是在近20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人们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和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这种代码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称为“公牛眼”代码。靶的同心环和空白绘成。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和条形码符号很相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商品经济不十分发达,而且工艺上也没有达到印制这种代码的水平。20年后,UPC码诞生。随后有9个数字的的条形码出现, 每个数字用七段平行条表示,但是这种代码机器难以阅读,阅读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促进了条形码的码制产生与发展。
文章来源地址: http://dzyqj.chanpin818.com/erjiguan/jgejg/deta_3885837.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