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引线的一端设置在与管脚连接的导电部件上),能实现电连接即可,不限于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整流桥可基于不同类型的器件选择不同的基岛实现,不限于本实施例,任意可实现整流桥连接关系的设置方式均可,在此不一一赘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率开关管及所述逻辑电路集成于控制芯片12内。具体地,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作为所述控制芯片12的漏极端口d,源极连接所述逻辑电路的采样端口,栅极连接所述逻辑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逻辑控制信号);所述逻辑电路的采样端口作为所述控制芯片12的采样端口cs,高压端口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漏极,接地端口作为所述控制芯片12的接地端口gnd。所述控制芯片12的接地端口gnd连接所述信号地管脚gnd,漏极端口d连接所述漏极管脚drain,采样端口cs连接所述采样管脚cs。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12的底面为衬底,通过导电胶或锡膏粘接于所述信号地基岛14上,所述控制芯片12的接地端口gnd采用就近原则,通过金属引线连接所述信号地基岛14,进而实现与所述信号地管脚gnd的连接;漏极端口d通过金属引线连接所述漏极管脚drain;采样端口cs通过金属引线连接所述采样管脚cs。
这主要是由于覆盖在二极管表面的是导热性能较差的FR4(其导热系数小于.℃),因此它对整流桥壳体正表面上的温度均匀化效果很差。同时,这也验证了为什么我们在采用整流桥壳体正表面温度作为计算的壳温时,对测温热电偶位置的放置不同,得到的结果其离散性很差这一原因。图8是整流桥内部热源中间截面的温度分布。由该图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在整流桥内部由于器封装材料是导热性能较差的FR4,所以其内部的温度分布极不均匀。我们以后在测量或分析整流桥或相关的其它功率元器件温度分布时,应着重注意该现象,力图避免该影响对测量或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折叠结论通过前面对整流桥三种不同形式散热的分析并结合对一整流桥详细的仿真模型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计算整流桥的结温时,其生产厂家所提供的Rjc(强迫风冷时)是指整流桥的结与散热器相接触的整流桥壳体表面间的热阻;2、器件参数中所提供的Rja是指该器件在自然冷却是结温与周围环境间的热阻;3、对带有散热器的整流桥且为强迫风冷散热地壳温测量时,应该采用与整流桥壳体相接触的散热器表面温度作为计算的壳温,必要时可以考虑整流桥与散热器间的接触热阻。不应该采用整流桥壳体正面上的温度作为计算的壳温。
文章来源地址: http://dzyqj.chanpin818.com/jcdl(ic)/dymk/deta_16533933.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